中文版  |  English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 学习总体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强化大学生国家安全责任意识——法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就维护国家安全开展专题访谈
  • 发布时间:2019/04/22 10:56:09 新闻来源: 本站 点击量: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作出了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总体部署。今年4月1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国家安全法》)自2015年7月1日施行后的第四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司法部部长、全国普法办主任傅政华在今年的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活动中指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维护中国特色大国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紧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国家安全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基层单位,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以来国家安全形势有哪些变化?在国家大力加强安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如何提高安全责任意识?文化安全保护是否是另一种“闭关锁国”?带着这些问题,法学院7155党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采访了学院相关领域的专家老师。法学院党总支书记、立法与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王保民教授,法学院副院长丁卫副教授以及法学院许立副教授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对问题作出了专业解读。

问题:从1993年施行第一部国家安全法,到2014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再到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制定和施行,咱们国家安全形势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那么您能不能为我们分析一下,自这部法律施行以来咱们国家的国家安全形势有哪些新的发展变化呢?

王保民:提到国家安全,我们传统的认为是国防方面的,在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习主席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过往我们一直注重经济建设,对国家安全建设关注不够,以致于我们的生态领域、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面临着安全问题。就在我们大国崛起,富而不强的背景下,国家安全问题更为敏感,所以国家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也采取了很多措施。随着国家安全教育的强化,法律法规的愈加健全,国家安全执法力度的加大,国家安全形势有所好转。但我们面临国际环境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形势未发生根本性改善的情况下,国家安全的严峻和敏感形势还会持续一个很长的时期,所以关于国家安全建设还需要继续加强。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国家安全是一个很高大上的问题,离我们很远,事实上,我们有些学生出国交流,回来后就被策反、利用,这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所以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

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涵盖了国家安全各个领域的内容,很多都是原则性规定,为之后制定相关配套法律法规预留了一定空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法治体系建设。在这个背景下,想请您谈一下党内法规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王保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既包括依法治国,也包括依规治党,也就是说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是我国国家治理的两大制度基石。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五大要素之一。我国逐渐形成了法律体系加党内法规的独特国家治理体系,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结合的特殊治理模式。这决定于我们国家特殊国情和特殊的政治体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最大特征,也是最大的优势。

在中国,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管党治党,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执政团体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直接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得失,而该团体的建设离不开党内法规。具体到国家安全问题,党内法规主要规范着执政领导团体。在国家安全领域,无论是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还是法制宣传教育,都不仅需要依靠人民群众,更要依靠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他们接受党内法规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各自工作中尽职尽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国家安全工作就有了基本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问题:2019年4月1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的第四个国家安全教育日,您认为高校学生,尤其是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王保民:教育部已经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到大学贯通式的国家安全教育规划要求,国家安全教育将成为全民的基础教育。对大学生而言,应强化其国家安全责任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相对小学生培养国家安全常识、爱国主义情怀,中学生学习培养国家安全知识、国家安全意识,大学生应重点培养其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系统的知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目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除了相关专业的同学,其他同学的国家安全教育仍处于零散、不系统的状态。建议大学生开设有关课程,讲述系统的国家安全知识,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使大学生具备识别危害国家安全常见行为的能力。作为学法律的同学而言,其更应自觉、系统的学习相关知识,不仅提升自己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而且有责任积极参加国家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更多的人在这一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得以提升。

问题:在《国家安全法》第23条中指出要确保和保障文化安全,但也有一些声音认为这样的规定是一种文化的“闭关锁国”,对此您的看法,以及如何维护文化安全的路径选择?

丁卫:我认为不能将维护文化安全的相关法律规定理解为文化上的“闭关锁国”,《国家安全法》中“国家安全”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充分体现出我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全球化形势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之外,我们还需要应对包括但不限于意识形态安全、生态安全在内的各种新形态的国家安全挑战。

就文化安全而言,每个国家或多或少都颁布有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尽管保护程度和保护形式不尽相同,我们国家过去在文化安全保护方面做得不够,说得也不够,究其实还是思想观念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问题:请您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国家安全法》对我国的法律体系发展的影响。

丁卫:目前全社会对《国家安全法》的认知度不高,法学界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研究关注不多,整体停留在形式层面,缺乏深入研究。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国家安全法》要想更好的发挥作用,一定要有配套法规、政策支持。目前《国家安全法》相关法律体系发展滞后。已颁布的配套法规,例如《国防教育法》,缺乏实用性。颁布施行《国家安全法》是促进全民族形成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观念形态的第一步,接下来一定要有制度层面的跟进。

美国也有《国防教育法》,并且将国防教育提升到了战略高度。五十年代苏联卫星上天引起了美国对国防教育的重视,他们大力增加了在国防教育方面的投入。迅速出台联邦立法,以立法手段鼓励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发展。直至今日,美国的基础学科发展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很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而我国的教育发展更多的受到市场行为的影响,学生的专业选择受功利化的价值观影响,最优秀的学生不以兴趣,而是以预期经济收益选择专业,基础性、研究型的专业不受青睐,发展受限。

国家目前大力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但是全国有多少阿拉伯语专家,有多少研究“一带一路”沿岸国家的专家。“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大量人才都是从市场角度收益相对低的专业,市场力量不可扭转,但国家可以从立法角度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例如设立相关专业的国家奖学金,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鼓励学生以兴趣为导向选择专业。以经济收益为主要考虑因素不利于专业长远发展,兴趣导向带来的专业意志力才能不断推动专业的发展。

《人民日报》等优秀媒体是我们占领文化战线的重要渠道,同学们尤其是我们法律专业的同学一定要多阅读,从中可以获得来自不同视角、不同高度对于《国家安全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观点和解读。(本问题未经受访者本人审核)

最后,对于《国家安全法》的进一步理解,我们还请了许立老师从刑法学的角度进行了专业的解读,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看待舆论对于国家安全的影响?"这一问题,许立老师进行了耐心与深入细致的解答。首先,许立老师指出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要清楚,《国家安全法》主要是对关系到国家安全方面的内容进行规定与调整,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有序开展任何一项工作的基础与前提,也是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的根本保障。国家安全有其特定的范围,诸如领土安全、主权安全等,是区别于一般性的安全与秩序的维护的,因此舆论对于国家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域外敌对势力对国家主权的威胁。对此,同学们又进一步的追问到那应该如何有效地抵御外来敌对势力对国家主权的威胁呢?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呢?对此,许立老师认为有效地发挥国家公权力对于舆情的正面引导作用极为关键,充分发挥公权力的调控作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举措。

 

采访:党奕群、彭慧秀、李玫

整理:李 玫

图片:党奕群